最近美國ISM製造業活動首次出現萎縮,正值川普即將對貿易夥伴實施新關稅之際,美股在週二的表現波動,標普500指數上漲了0.4%,道瓊指數小幅下跌12點,白宮發言人指出,川普將於4月2日對貿易夥伴徵收新關稅,可能包括高達20%的關稅及其他客製化措施。由於這些新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,許多企業選擇暫停投資計畫,導致3月份的製造業出現萎縮,物價也持續上漲。
在全球股市經歷了3月份的大幅波動後,台股已從高點下跌超過3000點,融資維持率本週降至143,接近歷史底部。這意味著台股的修正可能已接近尾聲,即使未來2萬點仍可能會失守,也代表市場進入了歷史性超跌的階段,或許是優良的買入時機,而非賣出時機。因此,我們不必隨著市場情緒波動,應該保持冷靜,尋找潛在的投資機會。
最近共軍東部戰區宣布,自4月1日起,解放軍將組織陸軍、海軍、空軍及火箭軍等多軍種在台灣周邊進行聯合演訓。這一消息進一步推動了台股軍工族群的強勁表現。觀察近期的軍工股,它們一直是台股中的強勢族群,主要原因是全球因川普的關稅戰而出現動盪,資金從科技股流出,轉向尋找避險標的。此外,總統賴清德在2月份的國安高層會議後表示,台灣的國防預算將提高至GDP的3%以上,這為相關受惠股提供了強勁的題材支持,且技術面表現也相當亮眼,具備良好的想像空間。不過值得注意的是,雖然題材熱度高,但基本面普遍尚未跟上,因此在操作上投資者須設定好獲利和停損的策略,以應對市場波動。
今年隨著DeepSeek的崛起,資訊服務族群持續受到資金青睞,根據Grand View Research的報告,未來五年年複合成長率預計達21.2%。疫情期間,企業對遠端工作的重視推升了資訊系統服務和軟體需求,雲端服務也助力企業開發AI應用,進一步提升獲利,IDC預測,台灣軟體市場預計將從2023年的29.7億美元增長至2027年的39.8億美元,顯示出強勁的增長潛力。雖然3月台股因大盤震盪影響,許多個股表現疲弱,但華經(2468)因大聯大收購而股價創高,驊宏資(6148)也逆勢走強,展現由虧轉盈的回升動能,主要受惠於AI、大數據及雲端服務的數位轉型趨勢,近期股價漲勢迅猛、短線波動加劇,投資者審慎評估切入時機。
先前提到,2023年工業電腦產業經歷庫存去化的寒冬,隨著2024年下半年市場逐步回暖,業者基本面穩定,AI邊緣運算技術的發展也助推了股市的強勁反彈。以工業電腦龍頭研華(2395)為例,庫存去化在2Q24達到谷底,隨著遞延訂單的補上,前2月北美、歐洲及新興市場表現良好。研華日前宣示邁向「Edge Computing & Edge AI」的全球領導者,預期今年營收年增近20%,將首次突破700億。同族群的安勤(3479)近年來積極拓展醫療平板市場,去年EPS為6.85元,為歷史第三高,雖然醫療心導管專案因遞延影響,2024年出貨量略超過千台,2025年已出貨約800台,全年出貨量預計年增至少2倍,並將優化產品結構,未來發展同樣值得期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