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肆虐全球近三個月以來,在各國採取高規格的亡羊補牢措施後,疫情似乎有逐漸緩和的跡象,加上各國政府推出一系列振興經濟的政策應對,國際股市同步自低點快速反彈近一個月,台股也順利封閉3/13的跳空缺口,準備挑戰季線與年線反壓。
市場引頸企盼的解藥也紛紛傳出好消息,但若認為單憑一劑解藥,股市就能重回疫情之前的榮景,也未免有太過一廂情願的天真。全球股市能從3月下旬V型彈升,根植於各國無不卯足全力救市,從降息、無限QE到直接撒幣紓困,加上資金終將戰勝疫情的想像,使股市在急跌30~40%後,走出一個”類多頭”的走勢。
在解藥漸露出曙光的後疫情時期,股市終究要理性回歸到面對現況的經濟數據與企業財報,失序的經濟與產業鏈的重整,還需要歷經漫長的陣痛期,絕非三天兩頭就可以恢復,就如同剛結算的5月紐約西德州原油(WTI)破天荒以負值結算,就可明顯感受到市場對後市的悲觀。
由此推估接下來的後疫情時期,指數再上漲的空間有限,而隨著因疫情而改變的生活型態,產業消長的趨勢已慢慢萌芽,個股將從百花齊放到各自精采,如何抓牢改變的產業與個股脈動,是大漲2100點後的重要課題。